闲话语义(7)
1.相谐
所有语义单位自带螺母螺钉,螺钉是输出类型,语义单位不是态射,输出类型就是语义单位本身,输入类型只有态射类型有,带入论元的语义单位中输出必须是输入的本身或下位(相谐性条件)。
“谋杀”事件有两个必选论元:施事和受事者,说“张三被杀了”,则创造出一个实例,不论受试者是谁,都会有一个类型标签“Human”,
事件对论元类型的约束中类型标签间的标配关系是逻辑“或”,>=1个相谐即为相谐。
在同一个事件框架中的两个论元也需要相谐。eg:(静态类属判断)“是”,(动态类属判断)“成为”,“比….大”,”超过”
2.必选论元
补充必选论元,是事件装配的动力,光杆是常态。可选论元通过介词是常态。但是两种论元最终都归于槽位。
为啥要划分两种论元?
事件和实体:构成或关联两种功能。必选论元体现构成功能,关联使用K-V对(可选论元)
使用K-V对表示可选论元,方便同一,而且这种方法和变化谓词词尾,添加助动词的效果统一。
eg:<time, 昨天>,和<tense,Past>,直接加昨天就一定表示过去,不用加“了”
4.角色名(?)
事件“罹患”有两个必选论元